李静

发布者:郑健发布时间:2018-02-27浏览次数:17248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历:博士研究生

办公室:工科楼D619

E-mail:lijing0681@163.com

电话:0532-86985569

 

研究领域

1)岩土工程及地质力学

2)深部岩石力学及裂缝预测

3)结构工程及油气地面工程设计

教育经历

1991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

2004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学位;

2010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学位;

2006年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学习;

2016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学术交流合作,为斯坦福大学师生做了相关学术报告。

工作经历

1991年7月--至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师,地质力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三级教授。

主讲课程

主讲研究生及本科生课程:《高等工程地质学》、《钢结构原理》、《地基处理与加固》、《Introduction to Engineering》(全英文)、《新生研讨课》、《专业英语与文献检索》、《学科前沿知识讲座》等。

主要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70余篇,被SCI、EI收录60余篇。近年来代表性论文如下:

1. Li J., Zhang J., Ni S., et al.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with Recycled Demolished Concrete Block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1, 293(1):126129. SCI一区

2. Li J., Xie Y. T., Liu H. M., et al. Combining macro and micro experiments to reveal the real-time evolution of permeability of shale[J]. Energy, 2023, 262: 125509. SCI一区

3. Xie Y. T., Li J., Liu H. M., et al. Study on hydro-mechanical-damage coupling seepage in digital shale cores: A case study of shale in Bohai Bay Basin[J]. Energy, 2023: 126759. SCI一区

4. Li J., Zhang L.S., Yang F. Y., et al. Positive measure and potential implication for heavy oil recovery of dip reservoir using SAGD based on numerical analysis [J].  Energy, 2020, 193. SCI一区

5. Zhang L. S., Li J., Sun L. N., et al. An influence mechanism of shale barrier on heavy oil recovery using SAGD based on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J]. Energy, 2020, 216. SCI一区

6. Zhang L.S., Zhang S.Y., Jiang, W.Z., Wang, Z.Y., Li, J., et al. A mechanism of fluid exchange associated to CO2 leakage along activated fault during geologic storage [J]. Energy, 2018, 165: 1178-1190. SCI一区

7. Li J., Chen Z. Y., Feng Y. C., et al. Damage of reservoir rock induced by CO2 injection[J], Petroleum Science, 2022, 19(4): 1674-1681. SCI二区

8. Li J., Li X. R., Song M. S., et al. Investigating microscopic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and fracture effectiveness of tight sandstones: a digital core approach[J]. Petroleum Science, 2020, 18: 173-182. SCI二区

9. Li J., Li X.R., Zhan H.B., et al. Modified method for fracability evaluation of tight sandstones based on interval transit time [J]. Petroleum Science, 2019. SCI二区

10. Zhao K., Li X.R., Feng Y.C., Dou L.B., Li J.. A New Approach to Evaluate Fault-Sliding Potential With Reservoir Depletion [J]. SPE Journal, 2019, 24(05): 194197-PA.

11. 周汉国,郭建春,李静,等. 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表征非均质油气储层裂缝特征--以任丘潜山蓟县系雾迷山组碳酸盐岩储层为例[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 36(12): 3926-3930. SCI、EI

12. 李静,查明,郭元岭,等. 光谱成像信息的数据融合技术在储层表征中的应用[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31(10): 2639-2642. SCI、EI

13. 李静,查明. 碳酸盐岩储层流体包裹体差分拉曼光谱的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0(09):2397-2400. SCI、EI

14. 李静, 刘晨, 刘惠民, 等. 基于数字岩心的页岩储层岩石细观损伤机制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2, 41(06): 1103-1113. EI/TOP

15. 李静, 刘晨, 刘惠民, 许艳超, 解丽, 黄贵朋. 复杂断层构造区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1, 50(01): 123-137. EI

16. 李静,孔祥超,宋明水,等. 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对岩石力学特性及裂缝扩展影响研究[J]. 岩土力学,2019,40(11):1-9. EI

17. 李静,彭成乐,周汉国,等. 基于显微红外光谱技术的岩石微观渗流特性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 3184-3191. EI/TOP

18. 李静,周汉国,刘思萌,等.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非均质岩石材料细观尺度应力分析[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40(6): 143-149. EI

19. 李静,查明,刘震. 基于声波测井资料的地应力分布研究--以饶阳凹陷任北奥陶系潜山为例[J]. 岩土力学,2011, 32(9): 2765-2770. EI

20. 李静,姜琳,王林富,等. 桩顶与承压板新型构造方式下的单桩承载特性[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5(5): 114-119. EI

21. Li J., Guo T.T., Gao S., et al. Study on Effects of different replacement rate on bending behavior of big recycled aggregate self-compacting concrete[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 322: 022032. EI

22. Li J., Zhou H.G., Yang F., et al. Research on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e reservoir fracture fillings based on microscopic infrared spectroscopy [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6, 05013. EI

23. Li J., Li J., Zhou H.G., et al. Stochastic simulation study on development of reservoir fracture - taking the Third Segment of Wumishan Formation in Renqiu Buried Hill as an example [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524-527: 213-216. EI

24. Li J., Wang L.F., Jiang L.,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uniaxial compression performance of big recycled aggregate-filled concrete[C]. IEEE, 2011: 1367-1370. EI

25. Li J., Wang L.F., Li J., et al. Research on flexural behavior of coarse recycled aggregate-filled plain concrete beam [J]. Advanced Building Materials, 2011, V250-253: 379-382. EI

26. Zhou H.G., Li J.. Research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crustal stress distribution [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4, 675-677: 1312-1315. EI

27. Gao S., Liu X.L., Li J., et al. Research on durability of big recycled aggregate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beam [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 032002. EI

28. Liu J. G., Wang C. Z., Li X. Q., Chen Z. Y., Li J.,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rock mechanics characteristics of clastic reservoir with different stress paths[J]. Green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2021, 2011(1):012032. EI

29. Qu L. S., Liu J. G., Zhou G. Q., Wang J. D., Li J., et al. Study on fault sealing mechanism based on rock physics simulation experiment[J]. Green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2021, 2011(1):012045. EI

30. Xie Y. T., Li J., Song Z. Y., Wang C. Z., Wang K. Y., et al. Study on shear fracture flow capacity of hard brittle rocks[J]. Green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2021, 2011(1): 012014. EI

主要知识产权

授权国家专利20余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5项,近年来,已授权的代表性知识产权如下:

1. 一种多场耦合作用下深海深层油气运聚可视化实验装置,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2210838304.X,2022年,1/7;

2. 一种环形岩石试样直接拉伸试验仪器,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2110109997.4,2022年,1/8;

3. 一种循环微泡式气液混合装置,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610819208.5,2017年,1/8;

4. 岩心显微多种光谱成像信息综合处理方法,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0810118169.1, 2012年,2/2;

6. 一种熔模铸造模料的快速脱水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010218402.0, 2012年,2/4;

7. 一种旋流分离快速脱除磨料中粉尘和砂粒的方法及装置, 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010218388.4, 2012年,2/4;

8. 碳酸盐岩储层裂缝预测分析软件,软件著作权,授权登记号:2016SR074285, 2016年,1/8;

9. 致密砂岩储层区块构造应力场计算软件,软件著作权,授权登记号:2016SR074276, 2016年,1/7;

10. 页岩储层区块地应力分析软件,软件著作权,授权登记号:2019SR0657872, 2019年,1/8;

11. 页岩储层单井地应力场模拟分析软件,软件著作权,授权登记号:2021SR0568751,2021年, 1/8;

12. 非常规储层区块地应力分析软件,软件著作权,授权登记号:2022SR1230049,2022年, 1/8;

研究项目

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重大揭榜挂帅项目及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50余项。近年来,主持的代表性研究项目如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场耦合作用下页岩油多尺度流动机理研究,2022-2026年,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热-流-固-蠕变耦合作用下致密储层裂缝量化预测研究,2020-2023年,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岩石微观特征及多场耦合数值模拟的碳酸盐岩裂缝预测研究,2013-2016年,主持;

4.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重大揭榜挂帅项目: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构型刻画与高效开发技术对策,1500万元,2023-2025年,主持;

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致密砂岩储层构造应力场及渗流特性研究,2016-2020年,主持;

6. 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科技专项: 再生大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2015-2017年,主持;

7.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碳酸盐岩缝洞多参数量化预测特色技术研究,2012-2014年,主持;

8. 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改项目: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元化培养模式探索,2016-2017年,主持;

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哈深2井区二叠系火成岩储层特征及改造措施研究(30205097-14-ZC0613-0008),2014-2015年,主持;

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中部4区块侏罗系致密储层特征及改造方案研究(30205097-15-ZC0613-0005),2015-2016年,主持;

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准中董6井三维区侏罗系储层特征及改造方案研究(30200384-16-ZC0613-0028),2016-2017年,主持;

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苏13井区石炭系储层地应力模拟及裂缝量化预测(30205097-17-ZC0613-0002),2017-2018年,主持;

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渤南洼陷义176井区沙三下页岩储层地应力及裂缝量化预测研究(30205097-18-ZC0613-0011),2018-2019年,主持;

14.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永进—征沙村油田深层储层物性下限分析(30200019-21-FW2099-0134),2021-2022,主持;

15.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胜利东部探区页岩油勘探突破地区地应力预测研究(30205097-22-ZC0613-0025),2022-2023,主持;

主要成果及获奖情况

近年来,获科技奖励10余项,其中排名第一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代表性奖项如下:

1. 李静(1/15),海洋深层复杂地层钻采安全风险预测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2023年,排名第1;

2. 李静(1/15),复杂地质条件下油气储层裂缝多尺度评价技术及应用,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2018年,排名第1;

3. 李静(1/9),海洋深层复杂油气储层裂缝量化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部级,2023年,排名第1;

4. 李静(1/6),多场耦合作用下油气储层裂缝量化预测特色技术及应用,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2018年,排名第1;

5. 李静(1/10),油气储层裂缝地质与地球物理预测特色技术及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2011年,排名第1;

6. 李静(1/10),多场耦合作用下油气储层裂缝多尺度预测技术及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2017年,排名第1;

7. 李静(2/10),裂缝等效介质模型构建与裂缝检测特色技术及应用,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2011年,排名第2;

8. 李静(1/15),再生大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新技术及应用,东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排名第1;

9. 李静(1/15),裂缝性油气藏多目标综合预测技术及其应用,东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排名第1;

10. 李静(1/1),山东省第七届齐鲁巾帼发明家优秀奖,2014年,独立;

11. 李静(1/6),《钢结构原理》中国石油大学精品课程/厅局级,主持人,2007年至今,排名第1;

12. 李静(1/1),东营市中国石油大学产学研结合贡献奖/厅局级,2011年,独立;

13. 李静(1/1),青岛开发区拔尖人才,2013年,独立;

14. 李静(1/1),青岛西海岸新区拔尖人才,2019年,独立;

15. 李静(1/2),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四届优秀作者,2017年,排名第1。

学术兼职

国家科技奖网评专家,山东省科技奖网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专家库专家,青岛市专家库专家;Fuel,Journal of Energy and Natural Resources,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计算力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审稿专家;结构工程学术带头人。

团队风采

课题组合影

李静参加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颁奖大会


备注:欢迎品德优良、勤奋努力的同学推免或报考本课题组硕士、博士研究生,考生不限学校、专业、地域和性别,均一视同仁,择优录取。

本课题组同时招聘博士后,待遇优厚,支持优秀博士后出站时申请高校、科研院所工作。

联系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中国石油大学储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