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建设专栏

师德师风建设专栏

储建故事||冯叔初:我国油气储运学科学术带头人

时间:2018-04-17浏览:1712

冯叔初,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石油大学(华东)“211工程”重点学科——油气储运工程学科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储运教研室主任。他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关于油气集输技术的专著——《油气集输》,后重新修订的《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是“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成为我国油气储运学科教学的“扛鼎之作”。其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冯叔初几十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为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学科的发展,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油气储运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热血志在石油报国

1951年,新中国贫油的基本国情和国内志士仁人呼吁“培养自己的石油人才”,促使年仅13的冯叔初毅然选择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这是由著名民主爱国人士黄炎培创办的一所专门学校。冯叔初决心在这里潜心学习石油机械,一腔热血志在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就是从那时起,冯叔初的一生便与石油结下了不解之缘。

就读于中华职业学校后因全国院系大调整,冯叔初远离家乡,转学到西安石油学校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业。毕业后,冯叔初被分配到有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发源地”之称的玉门油田,在这里他成为了第一安装工程队的技术员。当时的玉门油田生活工作环境极其艰苦,来自上海的他并不适应干燥的气候:嘴唇经常干裂、一说话血就渗出来,再加上高原反应,鼻子出血成了司空见惯的事。这对于只有16岁的冯叔初来说,未免有些残酷。面对这样的条件,冯叔初却说,“我们有自己的理想,再苦的环境也难不倒我!”

在玉门,他亲身实践学会了看图、下料,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工地上,无论是焊工、管工还是铆工,他什么都能干且样样熟练。三年的现场工作实践让他积累了宝贵的财富,然而这越发让他意识到知识的欠缺:真正的石油科技报国不仅需要一腔热血,更需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需要大批石油科技优秀人才。

呕心沥血育储运英才

1957年,冯叔初考取了北京石油学院,他如饥似渴地徜徉在石油科技的海洋里。毕业后,冯叔初留校任教,并为我国储运专业创始人之一张英教授当助教。由于当时的课程都是新开的,没有固定的教材,因此只随学生听一遍课就为学生答疑会有很大困难。为了答好疑他总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准备,经常泡在图书馆,看书、查资料、做笔记。在那段非常的时期,他的助教生涯一做就是整整18年。

1964年,冯叔初单独带一个班的学生到大庆油田做毕业设计。那里的环境异常恶劣,冬季寒风刺骨,人的手和脸在不小心碰到井架时就会被揭下一层皮来。由于当地住宿条件差,冯叔初总是把比较暖和的地方让给学生,自己却冻得无法入睡,于是索性坐起来看书甚至干脆坐一夜,后来还亲自带领学生砌起了火墙保暖。而他也总在这时告诉学生“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使学生们懂得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要吃苦。

1962年大学毕业,冯叔初一直身处教学科研第一线。即使是在20世纪80年代高校教学不断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不少人纷纷变换门庭或出国,或下海的时候,冯叔初依然心如止水。在学生眼里,他是个始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的先生,他授课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着重给学生一个思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讨、摸索。他多次呼吁,本科生教学必须尽快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要注意在教给学生方法、教会学生思维和培养学毕能力方面下功夫。期间,他费尽心血主编了我国第一本关于油气集输技术的专著——《油气集输》。

几十年来,冯叔初坚守大学课堂,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生命。即使是在退休之后,他仍然一腔热血投入到教材的编撰中,“十五”国家规划教材——《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经过他的潜心编写,成为我国储运学科教育的扛鼎之作,对于书中的插图他逐一手工作图,其中的所有例题他都要从头到尾认真核算一遍。此外,他还编写了《石油储运英语教程》和石油科技辞典有关储运学科的部分。

冯叔初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可谓桃李满天下。现今石油储运领域的各级技术骨干和学术领军人物,多数直接或间接地得到他的亲传。19969月,冯叔初荣获胜利石油育才奖。

致力于储运学科发展

很多人都记得,东营校区储运馆那个15平方米的房间里,一盏台灯总是亮到很晚很晚,那就是陪伴冯叔初不知疲倦的灯光。在那盏灯下,他曾不辞劳苦地完成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油气储运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殚精竭虑思考着我校储运学科的建设发展,为学科承前启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他主持负责的“海底长距离管道输气动态监测研究”1996年通过上海市科委鉴定,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油气管网模拟计算软件用户化开发”和“塔中油气混输可行性研究”1994年通过局级鉴定,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承担了中国石油“油气水多相混输技术”、“含油污水旋流分离技术”等多项中石油“九五”重大课题。“211”工程立项建设期间,他带领团队建设了当时国内最大的校内储运实验环道——多相流实验环道以及多相流实验装置、含油污水旋流分离实验室等。

也正是在那盏灯下,他规划着我校油气储运学科的未来,他先后倡导开展对液化天然气、天然气的研究,拓展我校储运学科的教学科研领域,审时度势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继承发展了储运学科,为学科专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冯叔初还担任过油气集输研究室主任、石油大学第六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石油储运学科副主任、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高校第三届教材建设委员会委员、山东石油学会油田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石油工业标准化委员会“油气田及管道建设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多方促进我国油气储运事业的发展。

  

(刘积舜张伯驹整理参考文献:《志在千里》汤平如,李自力《红烛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