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旧版备份
当前位置: 首页  旧版备份  首页导航_old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油气储运工程


一、专业概况
1.专业基本情况
    1952年9月,清华大学石油系设立石油储运专业,开始招收新生,这是我国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建立的一个重要标志。1953年10月,北京石油学院 正式成立,清华大学石油储运专业学生由清华园迁入建设中的北京石油学院。1953年至1965年,北京石油学院石油储运专业隶属于石油机械系,学制为四 年,后改为五年,共招收了24个班、约720人。1969年石油储运专业随学校一起迁校山东,1971年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储运专业恢复招生。1986 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成为我国第一个油气储运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已发展为中国石油大学的六大主干专业之一。1996年经国家教 委批准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计划。2007年,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成为我校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被为工科A++专业,排名全国第 一,目前本专业年均招生数为180人。
2.专业优势与特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科研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了代表中国油气储运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办学模式和学科方 向。我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以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为专业基础,结合机电及自动化技术、原油及天然气物理化学知识,形成了油气储运学科的基本理 论体系和方法,是一个关于矿场油气集输及处理、油气长距离运输、油气储存与装卸、城市油气输配等技术的工科专业。多年来,本专业形成了油气集输技术;原 油、成品油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天然气管道输送与处理技术;油气储存;多相管流及油气水分离技术;油气储运安全技术;腐蚀与防腐;油气储运工程设计、施工 及设备研发等具有优势的学科方向。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方向齐全、专业面广,人才培养质量高,自从本专业成立以来,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一方面得益于国家油气 储运事业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较高,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声誉。
二、人才培养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从事陆上及海上油气集输、油气管道输送、油 气储存与销售、城市燃气输配等工程的规划、建设、生产运营方面工作,并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
三、教学建设
1)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油气储运工程实验室
2)国家级精品课:油库设计与管理(网络教育)
3)山东省省级精品课:油库设计与管理、油气集输、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
4)省级重点实验室:油气储运工程实验室
四、科研方向
1)油气长距离管输技术
2)油气田集输技术
3)油气储运安全技术
4)油气储运腐蚀与防护技术
5)气体高效储运与应用技术
6)非常规能源储运技术
五、专业核心课程
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
1)工程流体力学:主要介绍工程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涉及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理想流体动力学,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相似原理与 量纲分析,粘性不可压缩流体管内流动,边界层理论基础,涡流和势流的基本理论,气体动力学基础等内容。
2)传热学:主要介绍工程传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涉及导热基本定律和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导热问题数值解基础,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与工程计算方法,凝结和沸腾传热,辐射及辐射传热,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和换热器热计算基础等内容。
3)油气集输:主要介绍油气田地面工艺系统的基本知识与理论,涉及油气集输流程,矿场集输管路,气液分离,原油处理(脱水),原油稳定,天然气脱酸性气体,天然气脱水,天然气凝液回收与加工,污水处理等内容。
4)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主要介绍输油管道工艺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涉及输油管道概况和勘察设计,等温、热油管道、顺序输送管道的工艺计算,输油管道运行与管理,输油站与主要设施,管道瞬变流动与控制,输油管道风险评级与完整性管理等内容。
5)油库设计与管理:主要介绍原油及成品油储存原理、油库建设规划、油库运行及安全管理,涉及油库的总图设计,工艺流程,储存与装卸作业,油库安全,管路、泵房、加热、消防及油品的蒸发损耗等内容。

 

 

 

能源与动力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的前身是北京石油学院的热工教研室,是北京石油学院最早成立的教研室之一。建校初期,主要承担石油类专业工 程热力学、传热学、内燃机、燃气轮机等课程的教学任务。随着中国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石油、石化行业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增长,我 校开始酝酿和准备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招生工作。首先于1983年、1984年连续招收了两届师资班,1986年开始以"热能工程"的专业名称正式面向全 国招生。1999年按照教育部的本科专业设置规范更名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10年"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根据 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更名为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以造就高质量人才为宗旨,历来有重视教学、优质育人的光荣传统,依靠学科建设、造就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创造了良好的 办学条件,形成了具有"石油石化"特色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为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和民用热工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自正式招生以来,招生规模逐 渐扩大,招生层次不断提高。1985年开始招生研究生,2002年建成热能工程硕士点,2005年建成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硕士点、热能工程博士 点,2006年建成动力工程的工程硕士点,2009年获准设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
    在科学研究上,坚持"应用基础研究"及"工程应用"两个平台融合发展,注重学科交叉,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国家 863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石油和中石化企事业单位合作科研项目,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和教育部、山东省、中石油、中石化等省部级科技进步等奖 励多项,取得了可喜成绩。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热力采油理论与技术、流动与传热模拟分析、高效节能技术、高效燃烧技术、热力过程和 热力系统优化、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等特色科研方向。
培养定位
    以"石油石化"为特色,以前沿科研引入教学为支撑,为石油天然气开采、输送、炼化和热力发电等行业培养具备能源与动力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能在专业领域内从事热能动力系统的规划、设计、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师资力量
    教职员工2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及实验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全体人员的比例为67%,组成了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专业核心课程
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燃烧学、锅炉原理
毕业生适应范围和主要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清洁燃烧、能源高效利用与系统节能、流体机械、动力机械、新能源技术等方 面的工作。本专业本科毕业生,除25%毕业生就读研究生外,大部分就职于国有大型石油石化生产、科研单位,同时也可到与热力发电、流体机械、环境保护、新 能源开发等有关单位工作。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的日益重视和对企业开展生产节能降耗的量化评价,本专业毕业生将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

 

 

 

土木工程


一、专业背景
    土木工程学科是一个传统的、适用面非常广的一级学科。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 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 ,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 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土木工程专业成立于1986年(原名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现有教职工2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高级工程师2 人,讲师9人,实验师2人;有13人获得博士学位,3人博士在读,21人获得硕士以上学位。土木工程系现有一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现在校本科生共16个 班,480余人。另外,为我校国际交流学院培养土木工程专业1个国际班,每年招生20余人。
二、专业特色及优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土木工程专业的方向主要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工程造价管理等方面。这几年随着师资的引进,专业方 向已经开始向地下工程、桥梁、道路、隧道等方向延伸,以实现"大土木"的培养目标,实现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 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毕业后能从事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土木工程师和高素质 管理人才。
四、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团结协作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有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具有文献查阅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系统掌握工程力学、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建设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内容,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前沿动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实践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学科学习能力。
五、主干学科、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专业核心课程: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原理、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结构抗震、土木工程施工、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
双语课程:防灾减灾工程概论
研究性课程:结构抗震、土动力学
六、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从事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

 

 

 

工程力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程力学系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力学教研室,是1957年后由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教研室组合正式成立的。历经近60年的发展, 现已建设成为一支拥有30名教职员工的精干学科团队,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教授13人(含外聘教授3人)。拥有力学一级博士学位、一级力学硕士学位授予 权。于2001年开始招收工程力学本科专业学生,迄今已招收12届21个班级的本科生600余人,打造形成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的完整学科体系。
秉持继承传统、创新发展的理念,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程力学系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学科建设为主线,以国家能源战略发展为契机,与油气储运、机械、石油工 程等主干学科相结合,形成了油气田地下工程力学、石油装备与结构可靠性、油气管线管柱力学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科学研究上,坚持"应用基础研究"及" 工程应用"两个平台融合发展,注重学科交叉,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国家863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石油和中石化企 事业单位合作科研项目,并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多项。
工程力学系目前下设油气工程力学研究所、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工程分析与研究中心、6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设备总值1000余万 元。可以对材料高/低温性能、断裂/疲劳性能、结构强度、压力管道、油气开发相关的力学问题等领域提供技术服务。
培养定位
    工程力学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工程力学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工程计算与实验能力,毕业后能从事与力学相关的工程分析、设计与技术管理工作,或在工程力学领域中继续深造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师资力量
    教职员工30人,其中教授13人(含外聘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及实验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全体人员的比例为71.4%,组成了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专业核心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有限单元法、振动力学
毕业生适应范围和主要去向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可以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力学教学工作。我校力学专业的毕业生除了满足石油、石化系统内部的需要 外,还可以为地方建设服务。毕业生可以在各油田的规划设计院、采油院、钻井院、油建公司、机械厂等单位从事研究、设计、管理、施工等工作。由于本专业学生 具有数学、力学、外语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明显优势,一部分毕业生将输送成为机械、勘探、开发、储运、力学、土木工程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进行再深层次的交叉 培养。也可在科技、教育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工作。除30%左右毕业生就读研究生外,大部分就职于国有大型石油石化生产、科研单位,同时也可到与研究所、汽 车公司、船舶、软件开发等有关单位工作。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专业背景:
    本科专业从2002年开始招生,该专业的设立顺应了国家燃气事业大发展的需要,也是石油大学拓宽办学领域、完善学科结构的结果。2006年,建筑 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硕士点成立,毕业生授予"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学位;由于"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为"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 科,自2012级起,本专业研究生授予"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同时具有专业硕士招生权,毕业生授予"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 位。2011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北京市燃气集团研究院签署协议,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为我校"燃气工程系"研究生培养提供优质平台。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及技术开发能力,毕业后能 从事各类燃气的工业及民用输配系统、暖通系统及相关领域内的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及优势: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严格遵循全国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培养计划的总体框架基础上,与国内其它普通院校相比,又具有其鲜明的石油院校特色。
燃气城外加城内,俗称大燃气,是许多燃气界前辈的努力方向。进入21世纪,天然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必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西气东输"、"川 气东送"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天然气必将成为城市燃气的主要气源。而在天然气的矿场集输、长距离输送及下游城市应用等领域均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时代需要 大批技术人才具有"大燃气"的知识背景,本专业特色即在于——以"大燃气"为龙头,建设具有鲜明石油院校特色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主干课程:
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城市燃气输配、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燃气燃烧与应用

毕业去向:
天然气管道公司、燃气公司、供热公司及相关施工设计单位。

 

 

 

建筑学

一、基本概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筑学本科专业自2003年开始招生,目前每年的招生规模为两个本科班约60人,学制为5年,实行4+1(4年理论教学和1 年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是建筑学专业办学的主要特色。毕业生质量在业界享有较高声誉,大批学生能跻身中国顶尖的设计事务所,实际就业率 连年超过95%。2012年开始招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学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
目前,建筑学专业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2人,实验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
建筑系下设工业建筑及景观研究中心、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建筑设计中心、虚拟仿真中心等4个研究中心,拥有建筑设计甲级资质,中心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4人。能够承接工业建筑及工业景观、城市公共空间、公共建筑、住宅、园林等设计和培训任务。
二、教育教学
    建筑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兼顾广度与深度,既充分考虑建筑学所特有的涵盖从艺术到科学的广博,又特别关注其知识的深度。授课体系不仅传授知识更传授一 种思考方式,既强化了学生的建筑学基本技能,同时也着重培养了学生在建筑设计中独立思考的能力。课程体系以建筑设计课程为主线,与艺术人文、工程技术课程 相辅相成。
在满足国内外建筑学教育一般性要求外,根据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学生就业方向,采取了"差异化发展战略"——加强建筑与新能源一体化设计、工业景观、工业建 筑研究与教学。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方面知识的人才,以及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通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建筑系现有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建筑构造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师等4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专用机房。先后建成安徽黔县宏村、山东蒙山大洼和淄博 淄川峨庄等3个美术写生基地,以及青岛腾远建筑设计事务所、青岛中观设计公司、山东中石大建筑咨询设计有限公司、中蓝连海建筑设计院等生产实习基地。

 

CopyRight @ 201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储建学院 邮政编码:266580